《黑色月光》讲述了余满月大仇得报后的心境。尽管成功复仇,但余满月却并未感到开心,这引发了人们的疑惑。故事探索了复仇后的内心空虚和迷茫,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心理。
在《黑色月光》中,报仇是余满月十八年来生活的全部。
自从十八年前姐妹俩被蒋基俊、邝永源性侵之后,余满月就开始了漫长的复仇计划。在这十八年里,她打过零工、干过记者、当过公关,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报仇雪恨、手刃仇人。
余满月是个坚韧、执着的人,她向来不达目的、誓不罢休。自从成为蒋家人的公关之后,她步步为营、孜孜不倦,终于将莫振强、邝家父子、蒋哲贤等一众恶人纷纷铲除。
在蒋基俊杀死父亲之后,余满月亲眼看着他被警方带走,眼看着就要实现团杀的终极目标,谁料蒋基俊的母亲主动出来顶雷。
余满月不服输、不认命,最终找到了蒋哲贤的录音笔,只是,不巧的是,余满月费尽心思拿到的录音笔,最终却被蒋基俊抢走。不过,夺路而逃的蒋基俊在逃往澳门的路上遭遇车祸、当场身亡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命运以黑色幽默的方式,为余满月与蒋基俊的恩怨画上了句号。
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,等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。蒋基俊死讯传来,余满月终于实现了五杀的战略目标。换作一般人,这情景必然是喜大普奔、狂开香槟。
蹊跷的是,从天而降的大礼,突如其来的幸福,竟让余满月有些不知所措。蒋基俊死后,成风发现余满月并没有表现得多么开心和兴奋。
对于自己的心境和状态,余满月是这样解释的,“我实话跟你说,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,亲眼看着蒋基俊得到他应有的报应之后,我一定会很开心,哈哈大笑。但是现在看到蒋基俊这种死法,听着新闻报道,然后通知我,感觉很不真实。是不是真的?”
明明是喜从天降的好事,余满月为什么并不开心呢?
事实上,余满月的表现并不是个案。在我们生活中,总有遇到这样的场景,当你竭尽全力取得梦寐以求的成功之后,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空虚,而不是幻想中的满足。
在心理学上,余满月的行为是目标完成后的空虚感。在长达十八年的岁月里,她锚定目标、矢志不渝,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复仇计划中来。当邝家父子、蒋家爷俩自我相残、纷纷下线之后,她多年来追求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。
欲望一旦达成,伴随的恰恰是失去方向、踌躇彷徨,心满意得之后,往往是空虚迷茫。
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。余满月辞去了工作、告慰了父母,但是内心的空虚一时之间却无法弥补。然而,目标达成的空虚感并不是余满月不开心的全部原因。
在复仇这件事情上,余满月有目标、有计划、有策略、有手段,她耗尽心血、费尽心机,为的就是手刃仇人。因此,复仇能给她带来快感和享受。所以,从莫振强车祸去世之后,余满月亲眼目睹了邝永源父子相残、大小蒋反目成仇,计划进展顺利,快乐也能加倍。
正如弗洛伊德说的那样,攻击能让人愉悦。余满月在意的不仅是复仇的结果,她更享受复仇的过程。
本来,一切都是按部就班、有序推进,仇人们的惨死引起了她心理上的极度舒适。谁知,一群帮凶死得干脆利落,唯独罪魁祸首的蒋基俊,却是死于出逃中的交通事故。
不能亲手除掉蒋基俊、无法亲眼目睹他的下场,对于余满月而言,简直是天大的遗憾。
她精心谋划、满腹算计,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。这感觉就像是绝境翻盘的逆袭局,眼看就要上演压哨绝杀的好戏,结果对方突然退赛,裁判判定比赛胜利。虽然比赛的结果相同,但是庆祝的时候总感觉少了份开心和激情。
极致反杀的畅爽、大仇得报的快感,都因为胜利的过程而瞬间消失。
得知蒋基俊车祸丧命之后,余满月的心态正是这样。
何况,以余满月的聪明,只要没有亲眼见到蒋基俊的尸体,她始终不会相信幸福来得这么突然。在朱柏中大肆庆祝的时候,余满月的内心一定有着隐隐的不安——耳听为虚、眼见为实。蒋基俊的死,总让人感到既不真实、也不踏实。
不出意外的话,死里逃生的蒋基俊必然会上演疯狂的报复。既然双方手握明牌、掀了桌子,明刀明枪的对决,更加精彩刺激。
余满月的复仇,还未结束。